首页 > 精彩资讯 > 纳西族舞蹈 多姿多彩的纳西族舞蹈文化

纳西族舞蹈 多姿多彩的纳西族舞蹈文化

投稿人:增缘分网 2023-05-07 12:17:29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舞蹈也是如此。如今,纳西族文化中的民间舞蹈越来越少。人们常称民间舞蹈为艺术舞蹈之母。纳西族是生活在云南西南部的古羌族后裔。舞蹈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多姿多彩的纳西族舞蹈文化】

纳西族民间舞蹈分为歌舞、音乐舞、表演舞和宗教舞。

(一)歌舞

纳西族有许多民间歌舞,如《热美学》、《喂默达》、《阿丽丽丽》等。其中,《热美学》俗称热热学或窝热学,是世界上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歌舞活化石。这种歌舞都是边唱边跳。随着轻松的舞步,一个人带领每个人唱歌。有两种舞蹈形式:一种是半圆形。男女舞伴成半圆形,由一位歌手领导。其余的则是后者的右手放在前者的左肩上。随后,左手自然下垂,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慢慢走。每到音乐的最后一拍,网民都会鞠躬、点头、踏步一次。二是双半圆。男女分开,分成半圈,男队手法同前,女队手牵手,逆时针方向行进,男女各有一领唱领舞者,两队对唱不断变换图形,或变成圆圈,或走龙吐水,或做绕麻花等。《阿里丽》是一首新歌舞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境纵队第七支队的zhengzhi 工作者在原纳西民歌的功底上,有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群众。旋律流畅,节奏活泼,舞步轻松活泼,易唱易跳,男女老少都很喜欢。每逢丽江节日,阿丽丽的歌声随处可见,跳阿丽丽的人群随处可见。唱歌跳舞时,由歌手领唱,人人相和,舞者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圈,逆时针行进,按一定规律甩手踢脚,气氛欢快热烈。歌词是五字一句,特点是先唱后三字,再从头唱整句。这是纳西民歌的重要特征之一。与锡典、李秀香、杨积礼、杨德华、和耀淑、玉炳等著名纳西族民间歌手。(二)乐舞

音乐舞是一种没有乐器伴奏的舞蹈,分为跳舞和白沙音乐中的古代音乐舞。跳舞在古代被称为踏板歌曲,往往被称为打蜡利润。常用的伴奏乐器包括塞肖(直笛)、水平长笛、葫芦笙。跳跃动作包括三脚、合脚跳、手跳、三步三摇等。白沙音乐有三音乐,即坎、跺、跺,这些舞蹈都用于葬礼、边跳舞或交替。(三)表演舞蹈

麒麟舞,纳西语叫麒麟虚。明清时传人丽江,属中原道教艺术。纳西族民间艺术经历了纳西族艺术家的加工、发展和再创造。它以舞蹈为主,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和编织。它是纳西族人最喜爱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每年都有重大节日。整套舞蹈分为生日之星和彩云·《南现》、《花马报春》、《鹿鹤同春》、《林凤呈祥》、《牦牛现(献)瑞》等场。有的地方还表演《狮子滚绣球进双猴挂印尼龙戏夜明珠》等场。勒巴磋是指勒巴舞或跳勒巴舞。它是一种具有宗教祭祀色彩的大型风俗歌舞。它不跳舞,也不跳舞。它在丽江塔城广为流传。勒巴舞有12套40多种跳法。库虚,鼾虚,意为跳年或祝年舞。鼾虚意为跳龙。流传于丽江鲁甸。它的风格与勒巴舞非常相似。(四)宗教舞蹈

东巴舞,纳西东巴教东巴在迎神、驱祟、祭祀、婚礼、超越等仪式上跳舞。有300多种跳舞方式;东巴经著名舞蹈教程《易姆》专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创作的纳西族舞蹈包括:牧羊歌、假如你想娶一个妹妹,你需要一个兄弟的话、东巴舞蹈火与刀、民间歌舞组合纳西族歌舞音乐、大型集体舞蹈嘎踏板、东巴铃、刀、鼓励等;舞蹈剧《东埃术》(《黑白之战》)。也许你也喜欢:

出乎意料的柯尔克孜族音乐特征

柯尔克孜民间故事有哪些?

柯尔克孜族编织文化丰富多彩

你对柯尔克孜族的谚语了解多少?

【纳西族的民间艺术:打跳】

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水族的“敬霞节”等等,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有各自的民族特色。那么,你知道纳西族的民间艺术“打跳”吗?想了解纳西族文化吗?就跟着我一起看看吧!

纳西族舞蹈 多姿多彩的纳西族舞蹈文化

纳西族民间舞蹈——打跳流传于丽江市、宁蒗县、华坪县、永胜县、盐源县、中甸三坝等纳西族、傈僳族及一些普米族村寨。纳西语称“咚罗丽”或“纽踔”。“咚罗丽”有“欢乐的跳舞”或“大家来跳舞”等含意。一些地区因其舞时用笛子和葫芦笙伴奏,也称之为“芦笙舞”或“笛子跳”。

特点

打跳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在婚嫁、丧事、起房盖屋或欢庆丰收节日,不管是在狭小的院子还是在宽广的场坝,只要悠扬的笛声一响,刹时就可围拢一群群、一圈圈参舞者,舞场上顿时一片欢歌笑语。从舞蹈里可以感受到这个民族无比强大的内聚力。动作简单易学,韵律感强,也注重舞者间的互动性,能较好地带动人体各处关节,加之其动作配合队形的变化,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适应各种主题的舞蹈形式。

发展

丽江纳西族大都与各民族杂居,与邻近民族有频繁的交往,从打跳的风格细微处也可看出它的变异。

“咚罗丽”因受手挽手、手拉手的限制,主要动律在胯部、腰部及膝下的腿部。舞蹈时顺时针方向行进,最后一位是吹笛者,他也可在舞圈的中心,没有限制。吹笛者的舞蹈动作幅度较大,韵味极浓。

当地传说

远古的时候,在崇山峻岭中,居住着许多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纳西族的部落里,有一户勤劳的农家,母亲早逝,留下五个儿子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对儿子们百般疼爱,尽心操劳把五个儿子拉扯成人,五个儿子长成了五条精壮的汉子,老人得到了无比的欣慰。

有一回,民族山寨与山寨之间发生了械斗,五个儿子均被首领召去,上了械斗的战场。牛角号吹响了,呐喊声震荡着山谷,械斗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年迈的父亲在家焦急地等待着。三天三夜过去了,牛角号哀鸣着,呐喊声减弱了,寨子口出现了一队疲惫不堪,拖着竹矛拿着弯弓的汉子回来了,老人急急忙忙上前寻找自己的儿子,汉子们一个个从门口走过,一个、两个……怎么也没有见老人那活蹦乱跳,精精壮壮的五个儿子回来。他们再也回不来了,老人的五个儿子年纪轻轻就死在了那罪恶的刀箭下、仇杀的械斗中了。

父亲悲痛欲绝,一下子老了好多,脸上的皱纹加深了,鬃发变白了,背更弓了,干瘦的躯体露出了肋巴骨,终日思念着自己的五个儿子,为自己孤独的一生叹息着。葫芦树上还挂着几个干枯的葫芦,起风了,风灌入葫芦口“嗡嗡”作响,门前的金竹也在风声中发出了“刷刷”声,好像有一种娓娓扬扬的响声与老人对起话来。老人孤苦零仃,没人体贴照应,处倾诉愁肠。

每天,呆呆地坐在茅屋前的树桩上,凝神地望着摇拽的竹林,倾听着风灌葫芦娓扬的回音。听呀听,老人的心颤栗了,好似又听见了亲亲的儿子们的嬉笑声,看到了孩子们健壮的身影。老人摘下了一个葫芦,砍来了五根长短不一的竹子。挖空了葫芦心,竹竿上烙了洞。掏空了的葫芦是老人熬干了血的心,五根竹竿好比老人心爱的五个儿子,竹竿插入葫芦心,心和心、肉和肉相连了。

老人颤栗的嘴唇吹响了葫芦笙,婉转柔和的乐音是儿子们的话音,和声的共鸣是老人心中翻滚的波浪。哟,老人和儿子们在乐声中相见,说不完的话啊,诉不尽的父子情,在葫芦丝里流淌,回旋。

乡亲们听到了葫芦笙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围拢来,老人吹起了思念曲,再来一调“战斗调”,老人茫然了,械斗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只有无穷无尽的灾难,人们希望安居乐业,老人满怀jiqing 地吹起了“团结调”。人们似乎听懂这团结的心声,大家不约而同的手挽着手,跟随老人跳起了打跳。从此世代相传,流传至今。

【纳西族舞蹈共有几个分类?又都是啥样的?】

纳西族舞蹈(一)歌舞载歌载舞,歌、舞、诗三位一体。在纳西族舞蹈中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主要有"哦忍仁"、"窝默达"、"阿丽哩"、"夕拨仁"、"呀哈哩"、"阿卡巴拉"、"三思吉"等。(二)无音乐伴奏舞蹈"色胡踔"又名"麻日踔"。该舞仅流传于丽江县太安乡各村寨。舞蹈主要靠整齐的脚步声及内心节奏,相互间的默契而统一舞蹈步伐,是纳西族的一个风格独特的舞蹈。(三)表演性舞蹈这类舞蹈有"寿星拜祝"、"彩云南现"、"花马报春"、"鹿鹤同春"、"龙凤呈样"、"狮子滚绣球"等。(四)乐舞"乐舞"多为笙、笛伴奏的"打跳",有"打腊利"(芦笙舞、打跳舞)、古乐舞(崩石细丽舞)等。(五)东巴舞丁巴什罗舞、女性灯花舞、坐骑舞、 优麻舞、大神舞。(六)宗教舞蹈(七)***歌舞。

本文标签: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