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冬至的别称有哪些 冬至三候是什么

冬至的别称有哪些 冬至三候是什么

投稿人:增缘分网 2024-04-03 17:20:07

冬至是冬季第四个节气,想了解更多冬至的内容吗?关于冬天的幻想,除了皑皑白雪,还有热腾腾的火锅等等,不管你在南方还是北方,都可以来小编了解更多关于的习俗。

【冬至有什么别称?冬至会下雪吗?冬至三候是什么?】

冬至有什么别称?

冬至的别称有长至、南至、一阳生、阳生、阳节、阳回节、冬年节、冬节、天正、日短、正冬、书云、履长、亚岁、贺冬、严节、养夜、景旦等别称。

1、贺冬:贺冬即庆贺冬至节的意思。

2、南至:冬至之日,日南极,故称南至。

3、长至:自夏至后日渐短,自冬至后日又渐长,故称长至。

4、天正:周历建子,以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之月为岁首,古人以为得天之正,故称天正。

冬至的别称有哪些 冬至三候是什么

5、日短:冬至日昼短夜长,且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故称日短。

6、养夜:养通“羕”,指夜晚最长的日子,即冬至日。

7、阳回节:冬至节阴气尽而阳气始回,故称阳回节。

8、一阳生、阳生: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代认为是阳气初动,故称一阳生或阳生。

冬至会下雪吗?

冬至过后,冷空气会越来越强,虽然还不到最冷的时候,但气温一直在下降。

所以,冬至的时候,北方地区下雪的几率是对比大的,而南方部分偏北或高海拔地区会展现降雪,但总体来看降雪量并不算太大。

冬至三候是什么?

冬至三候是“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冬至过后,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步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三候是这样说的,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也就是说每隔5天是一候,冬至时间在阳历每年12月21~23日,所以我们在这个时间功底上加5天就可以推算出冬至三候中每一候的时间了。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麇角解: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我国古代冬至三候是什么?】

?了解“冬至三候”,首先要了解“三候”。下面还是先说一下什么是“三候”,然后再说什么是“冬至三候”。

一、什么是“三候”

?我国古代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是十五天。同时,古代又把每五天称为“一候”,那么,在一个节气的周期内就有“三候”,一般是分别将其称为初候、次候和末候。这样的话,一年就是“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天”。古人称之为“五日一候,三候一气,故一岁有二十四节气”。

二、什么是“冬至三候”

?从上面说的“三候”中,我们知道,每五天为一候,每个节气有“三候”。那么,所谓“冬至三候”就是指”冬至“这个节气中的三个”候“,也就是第一个五天为“初候”,第二个五天为“次候”,第三个五天为“末候”。

?“冬至”的“至”是指“极致”的意思,也就是说冬天已经到头了。在这十五天的“冬至”节气中,变化的迹象还是很明显的。虽然天气还是很冷,但毕竟是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因为太阳开始逐步北移了。由此就出现了阴气越来越少、阳气越来越多的现象。

?古人早就发现这样的变化特点,并对这冬至的变化给予了生动的概括,那就是:“初候蚯蚓结,次候麋角解,末候水泉动。

”这三句话就是人们所说的“冬至三候”。

?下面根据古人的智慧结晶,对“初候蚯蚓结,次候麋角解,末候水泉动”做一个解释说明,以便大家的理解——

古人认为,蚯蚓在阳气未动之时,屈首下向;在阳气已动之时,回首上向。冬至初候之时,阴气仍很强盛,土里的蚯蚓缩成一团,像打结的绳子。所以,古人将这第一个五天概括为“初候蚯蚓结”。

?在“次候麋角解”中,“麋”是指麋鹿,又叫“四不像”。

古人认为麋鹿属于阴生动物,而冬至时节一到,麋鹿就感受到了阴气在逐渐减退,于是,其鹿角就开始脱落了。所以,古人称之为“次候麋角解”

?至于?“末候水泉动”,这是指在最后这五天中,地表寒气虽然还是很重,但深井中却开始有气冒出来了。

这就意味着阳气开始回升,大地即将复苏,而山中的泉水也因阳气回升而开始流动了。

?从古人总结的“冬至三候”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出诗的意境: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冬至节气有哪三候介绍】

冬至在每年12月21日-22日左右,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冬至节气有哪三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生的生物,冬至时节,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鹿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的习俗?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_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是数九第一天吗

冬至当天就是数九的开始,每年的冬至日在公历的12月21日到12月23日,数九从这一天开始,每九天为一九,总共有八十一天,人们称之为“数九寒天”。

数九是一个天气由寒冷变为温暖的过程,其中三九最冷,而数到九九时已是大地回春。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

我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我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为什么要数“九”呢?为什么不数二、三、四、五、六、七、八呢?这与我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的消长,阳长阴消就象征暖来寒去。

九,为“至阳”之数,也称老阳,九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本文标签:

上一篇 :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