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初一走亲戚对谁不好 各地风俗不同

初一走亲戚对谁不好 各地风俗不同

投稿人:增缘分网 2023-02-22 12:26:00

我们在元旦看到的最受欢迎的场景是探亲。新年第一天,走亲戚的说法是,为了增进亲友之间的爱,也是问候他人、表达诚意的一种方式。由于各地风俗习惯的差异,探亲的观点也不同,需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大年初一不走亲戚的说法 各地风俗不同】

不走亲戚的由来

新春佳节走亲戚针对我们来看是一件常事,跟一句民间俗语相关: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所以以前普遍认为初一、十五去走亲戚,客家会觉得是件不吉利的事情,这人是多灾避祸来了。亲戚来了,虽然不好意思拉下脸不让进,但心里也难免犯嘀咕,工夫一长,民间就慢慢形成了这种习俗,初一、十五不去走亲戚,不给人添堵。第二是通常初一、十五都是烧香拜神的日子,在这一天是不合适去看望人的。不明白什么时分开始,民间拜佛的规矩越来越多,其中一条就是烧香拜佛,最佳的日子就是农历的初一、十五,详细是因为什么不得而知。结果就是这两天只合适拜神,不合适看人。

喜庆拜新年

我们在新年当天走亲戚讲究喜庆,和顺序,根据旧时习俗,大年初一这天人们通常不外出走亲戚,而是选择待在家里。不过大年初一早上,作为晚辈要主动向家中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问声新年好,拜个吉祥年,希望网民平安健康,事事如意。长辈则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在大年初二这天,嫁出去党的女儿和女婿必须回岳父岳母家拜个年,网民一起吃个团圆饭。从大年初三开始才开始走其它亲戚。

地区不同的风俗

各个地方的风俗不同,会在新年的不同季节进行走亲戚的活动,在农村大部分地区,人们通常不在大年初一这天走亲戚,而从大年初二这天开始走亲戚,一直到农历正月十六,这都是走亲戚的好季节。在这十几天的工夫里,人们走街串巷,走亲访友,尽情地享受相聚带来的快乐与幸福,尽享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快乐。其中,每年大年初二和大年初三这两天,往往嫁出去的女儿会带上自己的老公与小孩子们,一起回娘家给父母拜个早年。

【各地的名俗风情有什么不同呢?】

初一走亲戚对谁不好 各地风俗不同

引言: 地大物博而且人口众多,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可以将整个 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地区。南方人民和北方人民的长相、口音以及性格特点都有不同,在民族风情以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上南北方也大不相同。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 各大传统节日,南方与北方的民族风情都十分不同,今天跟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一、南北方春节习俗的差异

春节是 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标志着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这个季节是与家人团聚的季节,人们在一起互诉亲情,全家团聚。在春节之前必须会过小年,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日,而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日。小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民间传统的习俗上,小年就是要扫尘和祭灶。南方和北方的小年日期差了一天,而这一现象与当时雍正皇帝有关。

二、元宵口味的差异

过完春节之后正月十五就是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到底是吃咸元宵还是甜元宵呢?这个也跟南北方人民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南方天气闷热又潮湿,人们喜欢从糖中吸取热量来维持体温,时间久了吃甜就成了南方人的习惯。南方人在吃元宵的时候喜欢用芝麻红糖等甜品来作为元宵的馅料,而北方人则喜欢吃咸口元宵,以肉馅或者芝麻来制作元宵。

三、端午节不同的风俗

在端午节,南方人民与北方人民的饮食差异也大有不同。端午节人们纪念屈原吃粽子,北方人民喜欢吃甜粽子,在粽子里包上红枣蜜枣等食物,做成甜口的粽子。而南方人民吃粽子喜欢包腊肉,蛋黄,香肠,猪肉等咸口食材制作成咸味粽子。口味、形式、习惯上的差异,既是各个地区和民族个性的彰显,又对 传统文化共性的认可。

本文标签: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