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我国古代的归宁是什么意思

我国古代的归宁是什么意思

投稿人:增缘分网 2023-10-05 18:28:16

归宁是指回到故乡,也是指回到尘世之外的净土。在古代,归宁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意境,是人们对精神家园、生命完成的渴望。本文将从文化、哲学、宗教、艺术、诗歌和文化传承六个方面全面阐述我国古代的归宁是什么意思。

文化传承

我国古代的归宁是什么意思

古代归宁与文化紧密相连,传统文化中有众多涉及归宁的典故和名篇。例如太史公《史记》中的“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就是反映古代知识分子追求清高境界的一种方式。此外,《老子》中的道教思想也深受归宁观念的影响,认为归宁即是“归园田居,自足无求”的境界。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归宁是一种“回归本源”的文化意蕴,是对心灵重回最自然、最平凡地居住之处的向往。

历史上有许多追求归宁的古代文化名人,如唐代诗人王之涣,晚年他遵循着古代追求自由自在的传统,远离城市,归隐田园。通过他笔下的宏伟山川,奔腾江河,表现出返璞归真的思想情趣。

宋代文学巨匠苏轼的归宁意识同样被认为是传统文化中的佳话。他退休后,定居于黄州府的东篱别墅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在自然景色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也在归宁中创作了很多不朽的作品,如“题西林壁”等。

哲学思想

归宁在古代哲学思想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庄子》提到:“归藏于己,恬然自得;唯我独尊,是之谓忧。”这意味着只有真正回归本我,才能摆脱繁杂的人生琐事,达到真正的安闲自在。而《孟子》中亦提到:“收德以归其所,虚己以听天下之声”,这说明,只有摒弃过多的杂念和私心,才能真正接纳世界的声音,回归自然。

归宁的思想,对古代哲学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的道式思维,反对人为的刻意,追求自然、安静的境界。它提倡每个人在世事纷繁之时,都应该“隐居怀士以身行”,发扬自己的性格特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归宁与儒家学说密切相关,尤其是对中庸之道的思考。儒家思想主张“以礼义之道代干戈”,又提出“君子树木,庶人树枯”之谓,以此表达了希望知识分子的归宁之志向,即望文生义,受义离名的清高世界。

宗教信仰

在古代,道教、佛教、儒教在宗教信仰中均有体现归宁观念与行为的先例。道教的返璞归真与归宁关系密切,主张放下世间执念,回归本源,以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佛教中也有归依佛法的观念,人们通过信仰佛法寻找安宁、宁静的境界,回归内心的净土。

儒家对于归宁的探讨,同样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联。儒家思想鼓励学子弃迹绝尘,以十年磨一攻、千里不留行的精神,寻求精神家园。其实,这种用自然、温雅的方法解决人生问题的思想认识,所体现的正是人性美好本质的纯粹主义。

艺术表现

归宁在古代艺术中也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具有典型的审美含义。古代绘画中的归宁题材常以静物和风景表现,笔者从古代绘画艺术中发现,许多“归宁”题材的作品,都有着极为严格的形式限制,所作的精细、细腻、优美都能叙述其主人公的超脱、清净之象。

此外,琴棋书画同样体现了古代归宁思想。在古代文化中,雅琴被认为是陶冶性情、调整心态的极品。棋也是一种寄托心灵的艺术,代表了从心灵深处发出的音符和画外音息。通过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人们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感。

诗歌文学

古代文学创作中,归宁是常见的文学主题。唐代诗人李商隐写下了名篇《夜泊牛渚怀古》,其用归宁的方法让人感受到自然山水和谐之美。而苏轼的《赤壁怀古》亦表达了一个古代知识分子归隐田园、守住自己内心净土的情感。

元末清净诗派的老师辛弃疾,也对归宁的意境有着深入的表述。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表明,作为诗人,他对追求归宁境界有着独特的理解和美的表达。

文化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归宁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境界,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从文化传承到哲学思想,从宗教信仰到艺术表现,再到诗歌文学,归宁的观念深入到了古代文化中的各个领域。

归宁思想在今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节奏、繁杂而喧嚣。而归宁思想,成为了现代人消解压力,返璞归真的重要精神支撑。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归宁的需求更加深刻,正如古人所说:“凡事尽力,求得有限;立志归宁,万事皆有本。”通过愿景的反复堆积,更能让我们去探寻真正的伟大和价值。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