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方传统节日和传统节日的区别

【中西方过节习俗有什么差异】

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与交融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差异,传统节日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本文将从传统节日中看中西文化差异与交融。首先,由传统节日的起源看中西文化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令,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西方的传统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第二,从节日习俗中看中西文化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长寿为目的;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玩乐为主题,其原因是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从中国人过西方节日及外国人过中国节,我们感到中西文化交流加快的脚步。在全球化时代,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深化,中西传统节日逐渐被双方人民相互包容接纳,又有此消彼长的现象。

引言

文化的世界是斑斓多彩的,对文化的描述同样如此。这不仅因为各国家、各民族具有不同的特性,其文化也各具特色;也因为对同一文化现象如果选择观察的视角不同,也会看到不同的内容,看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将从传统节日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凡是有人类聚居的地方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中外古今都不例外。节日活动则是这种风俗习惯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文明大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无数的节日。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theSpringFestival)、元宵节(theLanternFestival)、清明节(theQingMingFestival)、端午节(theDragon-BoatFestival)、七夕节(theDouble-SeventhFestival)、中秋节(theMid-autumnFestival)和重阳节(theDoubleNinthFestival)等。这些节日大都属于全国性节日,除汉族外,还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过这些节日,这些民族传统节日在当代中国社会具有鲜明的代表性。而以英、法、意、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主要传统节日有:圣诞节(Christmas)、元旦(NewYear)、万圣节(Halloween)、情人节(Valentine’sDay)、感恩节(ThanksgivingDay)、复活节(Easter)和狂欢节(Carnival)等。

一、从传统节日的起源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西传统节日的起源及其节日习俗,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传统节日遵循着从起源、形成到衰亡这个自然规律。由于各国有着不同的国情,其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形成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而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从以下这个表格可以清楚的看出这一差异。

中国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起源

西方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起源

春节

岁时农节

圣诞节

宗教节祀

元宵节

岁时农节

万圣节

宗教节祀

清明节

岁时农节

情人节

宗教节祀

端午节

岁时农节

感恩节

宗教节祀

七夕节

岁时农节

复活节

宗教节祀

中秋节

岁时农节

狂欢节

宗教节祀

重阳节

岁时农节

主显节

宗教节祀

(一)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

“岁时节令由来已久,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令源于古代气候,简单地说是由年月日和气候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看到古代完备的历法纪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绵延上千年,“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方式源远流长,农业生产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一直是老百姓心理情绪的“晴雨表”。因此,中国传统节庆活动都是依照农历上的节令产生的,人们通过丰收农闲时的这些欢庆活动,祭祀日月星辰,庆祝五谷丰登,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以七夕节为例,据《中外节庆大观》记载,“七夕节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日。又名‘乞巧节’、‘双星节’、‘女节’。此俗兴起于两汉时代,源于民间牛郎织女在七月七日晚跨越天河相会的神话。除此而外,由于汉族民间俗信观念中,认为天河的晴晦,预兆农业收成的丰欠。所以,还有七夕夜观天河、祈五谷的习俗。据说这晚如果天河晦暗,当年的收成便会减少;如果天河清亮,当年的五谷则会丰收。故而在一些地方人们便举办‘青苗会’,大家共同集资,祈祷五谷丰登。”再比如清明节,古代又称为三月节。最早是农事重要节日,在我国这个节气是最好的耕种时令。江南浸种耕田、植树造林,北方农谚“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农村从此进入农事大忙阶段。

“长期以来中国以农为本,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农作物的耕种与收获有着强烈的季节特征,于是十分重视季节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自然时序变化的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学说,形成了以岁时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体系。”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是岁时节日,既是受天候、物候、气候的周期性转换所影响,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具有某些特定风俗活动内容的节日。中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而农事活动的直接决定因素就是岁时岁令的变化。“据信史记载,中国春节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由于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对天、地、神、祖先及其相关图腾等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崇拜,逐渐产生一系列与农业息息相关的郊祭、祈年、祭祖、谢神和迎春等农祀活动。同时农业社会时期,“年终岁首”正处于农作物已经收获的农事清闲时期,使得举行这些农祀活动不仅可以表达人们报祭农神,乞求新的一年继续丰收的主观需要,而且,也使得举行这些活动有了客观条件。由于这些农祀活动集中在正月初一左右举行,久而久之,逐渐把农历正月初一法定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专门举行一系列农祀活动。”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具有农业色彩是因为“中国距今4000余年就已建立国家,而我国的道教及外来的佛教在距今3000年左右才在黄河流域出现。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统治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之中,所以其传统节日当然不可避免地保持其农业色彩。”由此可见,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跟中国作为农业社会所厉行的历法和中国历法中所规定的节气密切相关,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

(二)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西方传统节日和传统节日的区别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