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林八君子是哪八位

【如何评价东林党领袖高攀龙?高攀龙的诗词】

高攀龙是“东林八君子”之一,东林党领袖,是明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公元1562年,高攀龙在江苏无锡出生,字存之,有“景逸先生”的称号。高攀龙自幼开始读书学习,后来因为县令请了顾宪成等人来讲学,此后决定了自己的治学方向,开始潜心研究二程和朱熹的学说。

万里十七年中进士,因为父亲去世而归家守丧,没有出仕为官。万历二十年,三年孝期满,高攀龙出仕任行人司行人。在这一期间,因为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得以遍阅行人司藏书。

万历二十二年,因为上疏弹劾首辅王锡爵被明神宗贬为广东揭阳典史。

万历二十三年,辞官归家,与顾宪成兄弟两人复建东林书院,此后在家乡讲学二十余年,未曾出仕。

天启元年,明熹宗继位,东林党人因为从龙之功而备受重用。高攀龙因此被重新启用任光禄寺丞,此后先后为太常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仆卿、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

天启六年,以魏忠贤为首的奸宦当道,大肆残害东林党人。而高攀龙等人也被阉党官员,诬告徇私枉法和贪污,最终被罢职。阉党不甘心就此放过东林党官员,开始大肆搜捕东林党人。高攀龙不堪屈辱,最终选择了自沉池塘而亡,时年六十四岁。

崇祯帝继位之后,当即处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人氏,被残害的大部分东林党人得以被昭雪冤情。高攀龙一案被***,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并为其上谥号“忠宪”。

高攀龙首先是个学问和道德思想都极高的人,后来与顾宪成兄弟重建东林书院,并且讲学二十多年,影响了许多读书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十分清正的官员,在朝之时,曾多次为不平事上疏。在面对明神宗不理政务,致使朝纲大乱,国力日衰之时,也敢直言不讳,劝诫帝王回归正途。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份清高,和士可杀不可辱的骄傲,最终使得他在面对阉党的残害之时,选择了自杀而亡。他表示,尽管现在只是一介白身,但是作为曾经的朝廷大员,绝对不可以被侮辱。所以这个时候只有效仿前人,以死自证清白。

高攀龙去世之前,曾经给袁可立留下遗言,信中说:“弟腐儒一,无以报国,近风波生於讲会,邹冯二老行,弟亦从此去矣。”足以见其视死如归的气度。

董必武:“东林讲学继龟山,高顾声名旧史传。景仰昔贤风节著,瞻楹履阈学弥坚。”

《东林万古心》

蕞尔东林万古心,道南祠畔白云深。

纵令伐尽林间木,一片平芜也号林。

《***吟》三首

其一

我爱山中坐,恍若羲皇时。青松影寂寂,白云出迟迟。

兽窟有浚谷,鸟兽无卑枝。万物得所止,人岂不如之。

岩居饮谷水,常得心中怡。

其二

我爱水边坐,一洗尘俗情。见斯逝者意,得我幽人贞。

漠漠苍苔合,寂寂野花荣。潜鱼时一出,浴鸥亦不惊。

我如水中石,悠悠两含情。

其三

我爱花间坐,于兹见天心。旭日照生采,皎月移来阴。

栩栩有舞蝶,喈喈来鸣禽。百感此时息,至乐不待寻。?

【东林八君子刘元珍简介刘元珍是怎么死的?】

刘元珍,是无锡人氏,字伯先,号本孺,为东林八君子之一。隆庆五年。刘元珍在无锡城中时朗中巷附近出身。他的父亲虽然历任山阳教谕、绩溪校官等职,但实际上没赚什么钱,所以家境十分贫寒。

七岁的时候,刘元珍的母亲去世,家中的日子就更为艰难了。虽然家庭条件不怎么样,但是刘元珍早慧,自幼就勤奋读书,希望日后能得到一个号的未来。

万历二十三年,刘元珍高中进士,初始授南京吏部主事的职位,不久升任南京兵部郎中。父亲去世之后,回家守孝。

万历二十八年,重新回到朝廷,补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的位置。到任之后积极训练军队,淘汰老弱之兵,审核军需,不仅加强了军事力量,而且还节省库银两万两。

万历三十三年,朝中大权把持在沈一贯的手中。沈一贯为人奸诈,许多奸邪小人围绕在周围,获取私利。当时朝中进行官员考核,去除的一批官员正好是沈一贯一方的。沈一贯为了保证自己的势力,于是就去皇帝那儿求情,最后蛊惑皇帝留下了钱梦皋等人。

当时朝中许多大臣都不敢得罪沈一贯,刘元珍是第一个上奏,揭露此事的人。然而奏疏呈上之后,皇帝却并不相信,将此事交由公卿大臣议论。沈一贯竭力洗清自己,钱梦皋等人则倒打一耙,诋毁刘元珍。最后刘元珍被贬十年,外放偏远地区任职。

沈一贯假装出一副为刘元珍求情的模样,实际上是从中添油加火,引得神宗再次大怒。先是将刘元珍与给刘元珍求情的贺灿然和庞时雍等外放三十年,后又直接将他们除名削籍。虽然与此同时,钱梦皋等人也被免职,但是沈一贯仍然掌握内阁,未曾受到一丝损害。

刘元珍被削籍之后,回到家乡无锡,与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他们在这儿批评时弊,抨击时政,评比朝中官员,给东林书院就学的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力。后来出自东林书院的书生,因为受他们的影响,逐渐在朝中汇聚,形成了新的党派——东林党。

泰昌元年,明光宗继位,刘元珍得以起复,为光禄寺少卿。刚刚来到京城走马上任,就接到山海关告急,明军被努尔哈赤军击败,辽、沈相继沦陷的消息。

努尔哈赤的势力,这个时候已经逐渐的强大起来,对明朝形成了强大的威胁。而朝政混乱,军中将士人心涣散的明朝,则步步走向末路。

刘元珍上任之后,对于努尔哈赤的进犯,十分关心,时时刻刻的关注动向。当时前任赞画刘国缙以招募军队安抚百姓的名义,投书督饷侍郎,要求发登州、莱州(今山东蓬莱、掖县)船只,将这些难民南渡山东。

朝中几乎已经同意了此事,只有刘元珍觉得事有蹊跷。认为刘国缙本就有反心,早年时因为贿赂高官,才得以免除罪责。申请军饷,招募军队,钱他是领走了,但是军队却连影子都没有。于是刘元珍认为,刘国缙很可能已经背叛大明了。他将自己的想法和依据列入奏折呈上,但是却并未得到重视。边疆形势告急,刘元珍因此一病不起,不久去世,享年51岁。

刘元珍去世之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掌握朝政,大兴冤狱,许多东林党人被逮捕下狱,丢了性命。刘元珍虽然已经去世,却也没有被放过,被夺取功名。一直等到崇祯帝继位,铲除魏忠贤等阉党,刘元珍的冤情才得以***。?

东林八君子是哪八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