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廪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廪生是什么意思】

廪生:禀膳生员,明清两代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粮食补助生活的生员。

廪膳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

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

清代沿其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名额因州、县大小而异,每年发廪饩银四两。廪生须为应考的童生具结保证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

明初生员有定额,皆食廪。其后名额增多,因谓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省称"廪生",增多者谓之"增广生员",省称"增生"。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省称"附生"。

后凡初入学者皆谓之附生,其岁﹑科两试等第高者可补为增生﹑廪生。廪生中食廪年深者可充岁贡。清制略同。明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袁可立)孙二,长赋诚,廪生,娶李氏。”

古时科举考试,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称为廪生,廪生可获官府廪米津贴。光绪三十年(1905年)麻章长布村人冯凌云经遂溪县试、雷州府试和省学政院试,成绩一等第一名,考取廪生。

廪在古代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